2014年1月18日 星期六

家長在孩子學音樂道路上的角色(卷之一)

我一向鼓勵(如果是年紀輕的學生,是要求)爸爸媽媽其中一人要陪小朋友上課並且做筆記。有些爸媽送孩子去學琴,上課只送到門口,然後孩子去上課,家長去逛街或是做自己的事。有些爸媽會跟進去上課,但是上課的時候是在滑手機或事做自己的事。這樣子不是不好,但卻喪失了許多機會,許多親子一起參與學音樂這件美好的事的機會。

為什麼要家長來上課做筆記呢,除了小朋友還不會做筆記之外,他也沒法一邊上課一邊記啊。家長如果能夠在上課的時候專心了解老師教的東西,才能在孩子在家練琴的時候注意這些重點。

在家裡的時候,爸媽就是老師。為什麼爸媽當家裡的老師很重要?因為一個禮拜才上一次課見到老師,但是一個禮拜要練琴五, 六次是沒有老師的,是要面對家長的,如果家長不知道或是不願意陪孩子練琴的話,孩子會感覺沒有受到重視,自然就不會也沒有辦法好好練琴了。

如果家長不這麼做,一堂課教的東西很可能下次上課的時候剩下不到一兩成(或是完全沒了),一曝十寒,時間金錢和學習的機會都因此而喪失,太可惜了。相反的,如果家長能做到陪孩子上課練琴,就好像一周七天都有老師在上課一樣,進步當然快了。

更重要的,練琴給了家長和孩子一個獨一無二的相處機會,就像家長在教小baby說話的時候一樣,也因為這段一起練琴的經驗,音樂和樂器能成為親子之前永遠能分享的話題,這很可能是影響一輩子親子關係的珍貴寶藏。

當然,當一開始的蜜月期過了之後,對樂器的新鮮感消退,而對練琴的責任還不習慣的時候,父母叫孩子練琴多少一定會產生一些衝突,而雙方也都會產生挫折感。這是正常的,不需要因此擔心焦慮,更不要從此放棄陪伴或乾脆放棄學琴,不然就前功盡棄了,孩子也從此對音樂喪失興趣,很可惜。

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,所以也沒有一定的方法,而每個家長也是獨一無二的,而自己的孩子也只有自己才找的到最佳的陪伴方法。但家長陪按孩子練琴的時候,如果能避免用大人的眼光看孩子練習,太要求完美的學習態度,或是和別家的小孩比較的話,就能一定程度地避免許多家長經歷過的練琴撞牆期。

當然有時候孩子就是不想練琴(我也會這樣啊),這時候就要靠父母的冷靜與智慧了(譬如創造一個練琴的遊戲,或者先吃個點心放鬆一下),總之不要讓衝突升高。最後,孩子需要的只是家長的付出,而不是完美的家長或完美地練琴態度或經驗,只要用心付出,不完美也很好:)。

Dr. 潘
美國密蘇里大學音樂藝術博士
茱麗亞音樂院碩士

2014年1月4日 星期六

練琴裡有大學問

Muzik Online 雜誌為學音樂的人列出了十大不可不知練習樂器的要訣,雖然以前也看過類似的文章,但是這篇列出的幾點特別有趣的,看起來不是很了不起,但是其實真的很重要的。

例如第一點:找個安靜的地方。
很多人如果第一次進到音樂院或是音樂系的琴房,應該會覺得很像監獄吧!一小間一小間的,常常又沒有窗戶,就門上一片小玻璃,不會得憂鬱恐懼症嗎?但其實在這樣的琴房裡練琴效率可比在家裡好太多了。原因很簡單,在家裡就會懶懶的,練沒兩下很自然就想東想西,想拿點東西吃或喝,想看下電腦或電視(現在又多了手機和平板),想小睡一下,結果混了幾小時真正集中精神練琴的時間卻根本沒有!(版主的親身經歷)
而在小琴房裡,因為什麼都沒有,又跟外界隔絕,很自然就能靜下心來想要練什麼。當然如果學校琴房能有窗戶/陽光/通風,甚至有風景是會更好的,例如中山大學音樂系的琴房窗外是一級棒的海景(全世界最幸福的琴房了吧)如果在家裡練琴,最好也是找一間什麼額外的東西都沒有的房間練,絕對不要在有床或電腦的地方!

第3點的節拍器真的很重要,它是訓練節奏感和內化節拍速度的好幫手,節拍器最重要是要大聲,經費充裕的話,Dr. Beat是最好,不然Korg節拍器+調音器是不錯的,但是最好能外接個usb喇叭(例如Xmini) 才夠大聲,節拍器要是不能邊拉邊聽得到就沒意義了!

4-7點都很重要,很多老師和書都講過,這裡就不提了,第8點很有趣,搭配一些不習慣的動作,可以試試看。

第9點讀譜,你可能不知道要讀什麼,其實基本的是一邊讀譜一邊唱或是打節奏,一邊想樂句和音色也可以,一邊想右手拉弓的角度和長度位置也是很有幫助的。

第10點重練以前的曲子,中提琴大師李捷琦說過,很多曲子像酒,越陳越香,小提琴教育家鈴木鎮一也說過,新的技巧要用熟悉的曲子練才能學得好,所以時不時拿出以前的舊曲子出來溫故知新,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喔。

你今天練琴了嗎?

Dr. 潘
美國密蘇里大學音樂藝術博士
茱麗亞音樂院碩士